news center
7月28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精彩上演,閃耀東安湖體育公園夜空的焰火表演精彩絕倫、驚艷世界。絢麗的焰火照亮了成都這座千年名城,也將開幕式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驚艷和璀璨背后,是許多人默默的堅守和奮戰。建科院技術團隊參與了開幕式主場館屋蓋焰火燃放方案的技術保障工作。通過現場試驗和技術論證,為保障開幕式焰火燃放效果積極貢獻專業力量。
高度重視 以最高標準抓部署
作為大運會開幕式場館的東安湖體育公園主場館為空間桁架結構,為了呈現出開幕式上的焰火效果,此次焰火燃放裝置架設在主體育場屋蓋玻璃采光頂。采光頂設計之初并未考慮燃放焰火時產生的附加荷載,且焰火燃放頻率可能使體育場屋蓋產生受迫振動對主體結構產生不利影響。
成都大運會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首個以開放形式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綜合賽事,是國之大事、省之要事。做好場館主體結構安全保障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接到工作任務后,建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部署,匯聚優秀專家團隊、專業儀器設備,對主體育場進行實地踏勘。踏勘結果出來后,專家團隊結合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具體情況,制定了焰火燃放中采光頂結構監測方案,方案詳盡、具體、可準確實施,組委會認為該方案切合工程實際,能夠獲取關鍵數據,技術可行。
桁架示意
盡銳而出 確保監測足夠優化
這次焰火表演堅持“簡約、安全、精彩”的原則,為了確保煙花表演呈現最好的效果,需要我們用科學、謹慎的態度來對待每一道工序。建科院集智之力,盡銳而出,“以萬全之策應對萬一可能,確保萬無一失”?,F場監測作業開工前,技術人員反復熟悉施工圖紙和技術文件,依據監測方案將各項準備工作盡可能提前,充分估計各種不利因素。2023年5月上旬技術人員便將各類監測設備進行了布置和調試
大運會開幕式前,技術團隊先后進行了兩次現場測試,積極與組委會及焰火燃放單位協調,一輪輪會商,一次次碰撞,不斷優化和調整現場監測方案,精益求精,力圖采集到能反映結構真實情況的每一個數據。
迎難而上 艱難時刻顯擔當
這是一場砥礪初心的旅程,不獲全勝,不言成功。建科院技術團隊克服了技術復雜、監測區域較大、監測設備投入較多、工期較短的挑戰,全程保持著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狀態,用必勝的信念迎接著挑戰。現場監測時,室外溫度已近40℃,屋蓋鋼桁架下作業點的溫度更是高達50℃,且空氣流通差,技術人員出現不同程度的曬傷、脫皮。越是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建科院團隊是一只敢打硬仗、迎難而上的技術隊伍,以一腔熱誠一份擔當,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最終完美捕捉焰火燃放時結構的動態響應數據。
越臨近,越忐忑;越臨近,也越從容。開幕式進入倒計時,絢爛焰火終于綻放,伴隨著隆隆的焰火發射聲,主場館采光頂下方的建科院團隊仍堅守崗位,直至整個開幕式圓滿結束。他們站在離焰火最近的地方,卻沒有看到焰火綻放時的場面,但是沒關系,所有的付出在這一刻已經化成璀璨的焰火綻放,當現場熱烈的歡呼聲響起那一刻,這個無悔的夜將永遠銘記在他們心中。
焰火漫天,秀出絢麗與壯美,“成都成就夢想”似乎已在這唯美焰火中照進現實。然而,這是焰火的結束,卻是大運會賽事的開始;這是建科院焰火燃放技術保障工作的結束,卻是建科院持續保障大運會賽事工作的開始,建科院將繼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全力保障大運會順利進行。
圖文來源: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